红BOB半岛入口色故事会 战火中挺立的那座“桥”

  行业新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9-11 07:04

  “河冰开,雁归来。”1947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早些,和煦的春风轻拂松花江面,刚刚修复的佳木斯铁路大桥巍然挺立。在哈铁工人、联军战士们的欢呼声中,一列满载粮食、煤炭和木材的列车驶上大桥,司机探出半个身子,拉响汽笛,向欢呼的人们致敬!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——《桥》里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镜头,也是当年大桥修复通车时的一个真实场面。

  佳木斯松花江铁路大桥位于松花江下游,始建于1938年,由35孔钢梁组成,全长1382.6米。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是佳木斯通往哈尔滨的咽喉。1945年8月12日,苏联红军出兵东北,溃逃的日军为阻止苏军追击,将该桥3孔90米下承桁梁炸毁,中断了绥佳线年冬天,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,恢复铁路运输,东北铁路总局决定抢在松花江开江前修复大桥,将黑龙江北部的煤炭、木材、粮食等重要物资运往哈尔滨等城市,发展生产,保障城市人民生活,全力支援解放战争。东北铁路总局经研究,将这项艰巨任务交给了哈尔滨车辆厂(隶属哈尔滨铁路分局管辖)。

  当时厂里刚刚恢复生产,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抢修机车、制造军工产品的任务,还存在着没有修桥经验、炼钢电炉破损、原料奇缺等问题。驻厂军事代表(厂长)宋金声带领技术人员赶赴佳木斯,他们不顾个人安危,冒着刺骨的寒风登上被炸歪的桥梁,制订抢修方案。桥梁被破坏得非常严重,经调查,修复大桥需制作3孔90米下承桁梁的配件、6个桥座子及5万多枚铆钉。同行的苏联桥梁专家测算,修复时间最快需要6个月。

  制作桥梁配件和桥座子需要几十吨钢,工厂没有炼钢原料。在工厂召开的动员会上,老翻砂工郎益增建议挖厂内埋废钢铁的大土包,宋金声采纳了他的意见。经20多天的努力,挖出废钢铁百余吨,解决了炼钢原料问题。炼钢缺硅砂不能开炉,翻砂分厂厂长庞玺顺得知三棵树站原有一家日本铁工厂有硅砂,立即带领工人开火车去拉回来两车皮。此后,车辆厂又修复炼钢电炉,提前完成了钢梁配件和桥座子生产任务。

  铆工分厂负责制作钢梁,工人们吃住在工厂,困了就在板凳上打个盹儿,饿了就在烘炉上烤土豆,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。铆工分厂技术人员与车轮分厂技术人员共同研究,用拼凑法制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台架桥机。该架桥机用3孔钢板梁叠接组成,结构独特,前臂最大起重量约80吨,由蒸汽机车推行,解决了架桥中最大的难题。

  抢修战斗于1947年2月底打响,架桥机伸出有力的臂膀,把一个个桥座子摆好,工人们站在简易的脚手架上,用风枪和大锤将烧红的铆钉铆好。江面上寒风刺骨,工人们不顾寒冷和饥饿,奋勇修桥。同年4月初,经哈铁工人两个多月的昼夜抢修,终于抢在松花江开江前通车,将一列列粮食、煤炭和生活、建设物资运往东北解放区各地。

  1948年10月,东北电影制片厂根据抢修大桥事迹,筹备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——《桥》。为成功塑造哈铁工人的光辉形象,编剧于敏,导演王滨,主要演员陈强、于洋等在哈尔滨车辆厂体验生活3个月,他们吃住都在车辆厂,与工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1949年5月1日,影片在北京首映BOB半岛入口,周恩来观看了首场放映。值得一提的是,哈尔滨“桥”成为佳木斯大桥的替身,内外景多数是在车辆厂拍摄的,许多哈铁工人作为群众演员进入了镜头。手机零件购买网站